對話 · 大師 | 全國“網紅校長”唐江澎走進蘇城外,與您共話教育最好的模樣!
今秋開學,
一系列“雙減”政策的落地,
給今后學生的校內學習和校外生活
勾勒出不一樣的軌跡。
政策當下,
如何聚焦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
真正培養出素質全面的學生?
真正好的教育又應該是什么?
10月8日,蘇城外國語學校特邀請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校本課程開發研究所所長、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先生來校開設專題講座。


對 話 大 師
[ PART ONE ]

▲ 蘇城外總校長陳杰先生主持講座

“四個者”的目標下,
如何推動育人方式變革?
唐校長用他特有的儒雅與淵博,
給予這經典的教育之問
清新而溫暖的回答。

▲ 唐江澎校長現場講座

兩個小時的講座,唐江澎校長圍繞學術專業發展和項目制管理兩部分內容,用幽默真切的語言和生動鮮活的真實事例,為大家分享了他用實踐經驗凝練并得以升華的教育理念。

唐江澎校長經典的“四個者”論述,到當下“好的教育”帶來的深度思考,唐校長金句頻出,現場掌聲不斷,引人入勝的真諦之言讓在場觀眾后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唐校長以錫山高級中學為例,在學校他為天天堅持跑步的同學發獎,即使他的成績并不是特別突出;為天天給父母打電話的孩子發孝心獎,他說父母培養一個讓自己暖心的孩子,這是挺成功的事。
“希望老師們能全面關懷關心學生的成長,培養孩子們善良的品性,讓這個世界因我們的努力而變得更美好更溫暖。”唐江澎說。
談到現在的“雙減”政策,唐江澎說,沒有壓力的學習不能夠促進人的成長,但壓力已經超出了學生所能承受的范圍是不對的,所以“雙減”特別必要。把孩子們從天天不睡覺、天天睡不醒、天天學不懂,天天在苦熬的狀態解放出來,讓他們能夠精力充沛地去學習生活,讓孩子有更多時間去閱讀。在人成長的過程當中,如果不能成為終身閱讀者,那么在未來社會中也不能夠成為終身學習者,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只有不斷獲取新的知識,才能不斷來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
[ PART TWO ]

[ PART THREE ]
關于“好的教育”,
唐校長又是怎樣在實踐中凝煉、升華的呢?
這些心路歷程,
已由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集結出版——
《好的教育:我說的不過是常識》。

▲本書由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出版,書中圍繞“好的教育”這一核心,展現一位飽含教育情懷的中學校長如何理解和闡釋“成全人”的教育理念,如何運用智慧解決教育實踐中的難題。

▲ 活動現場,蘇城外總校長陳杰先生與光華教育集團旗下11個校區代表接收贈書并合影留念。

要說當天收獲滿滿的除了這群校長們,還有蘇城外的15位小學生們,他們不僅收到了簽名新書、合影留念,唐江澎校長還現場給他們上了一節古詩文《靜夜思》賞析課。

師生互動交流,朗誦演繹,短短的十五分鐘,卻讓孩子們對《靜夜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PART FOUR ]
唐江澎校長在陳杰校長的帶領下參觀了蘇城外中學校區的功能場館以及校園風景。

▲ 唐江澎校長體驗蘇城外航空航天模擬飛行項目
唐江澎校長對我校的硬件設施建設、馬術、航空航天、滑雪等特色課程開發和服務保障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對學校體育項目取得的各項成績給予了肯定。

媒體聚焦

當天的活動,受到了
蘇州廣播電視總臺、《姑蘇晚報》
《名城蘇州》、《城市商報》等
蘇州主流媒體的關注與報道

▲點擊圖片進入報道通道

▲姑蘇晚報報道截圖,點擊進入報道通道

家長點贊



“多一把尺子就多量出一個人才,多一個標準就多一份激勵,正確的教育評價,是在不斷地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光亮,并且把這種光亮不斷地擴大,使之輝煌,照亮他的人生。”因為一番話,唐江澎成了“網紅校長”,火出了“教育圈”。
教育需要這樣的“網紅”,
孩子需要這樣的“網紅”,
國家需要這樣的“網紅”!
唐校長靠自己的“流量”,
帶動更多人去關注教育、思考教育。

▲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江蘇省校本課程開發研究所所長唐江澎寄語蘇城外國語學校
秋陽鑠金,萬物并秀,
正如這依舊火熱的天氣一般
蘇城外人正將奮進激情融進
探索推動育人方式變革中,
用速度、溫度與力度
在蘇州相城
打造出高端民辦教育的新天地!


撰稿:品宣辦
攝像:品宣辦
編輯、排版、審核:校長辦公室 品宣辦
